在搭機離台的前三天,我就發現手臂長了一個小硬塊,一開始以為是蚊子叮,但面積較大、觸感也較硬。隨便找了蚊蟲叮咬的藥來擦,好像也沒消,就這樣到達加州準備展開新生活了!想不到後來這小硬塊轉變成紅色的丘疹,還漸漸擴散,很癢但我不敢抓。到了加州之後我就被這紅疹所困,拼命找網路圖片來對照,好像自己就是醫生。同時我也開始注意自己還沒買保險這件事,問了公婆發現這邊看醫生十分麻煩的啊!醫療費十分驚人,就算有保險,預約門診可能也是兩個月後才能見到醫生。總之我還是迅速地買了保險,以免意外發生時醫院不收我。

我把手上的紅疹傳照片給台灣的爹,他緊急幫我拿給皮膚科醫生看(台灣醫療體系真的是太方便了!希望國人好好珍惜),醫生說看起來是毛囊炎(folliculitis)。

圖片:不規則狀的丘疹,小紅疹慢慢往外擴散中

IMAG7052IMAG7053  

這跟我想像的泡疹不太一樣,所以我開始停止亂擦藥。查了些資料發現可用"含抗生素"的藥膏,但大多數都需要醫生開處方;因此我先想辦法自療,除了常常清洗並擦乾之外,我還用"李斯德林漱口水"進行消毒。大約兩天之後看起來如下:

IMAG7064IMAG7065

周遭紅腫的情況比較好了,我想發炎有控制住了。但中間那塊丘疹持續不退讓,我查到可以用碘酒(iodine tincture 2.5%)做治療,這東西在普通藥房就可以買到,因此我買來試試。一開始擦的時候真的會很痛,表示裡面有細菌感染,我慶幸至少這表示碘酒有在消毒傷口吧?!大約使用兩天,早晚各一次,丘疹就漸漸變平了!

IMAG7277IMAG7278

其實看不太出來有突出的疹子了吧!接下來我打算去買茶樹精油,當作一般的痘痘來緩和治療。

 

這次的事件讓我一到美國就來個震撼教育,因為在台灣我實在太常跑醫院診所了,十分依賴和藹可親的醫生拿特效藥給我!西方這邊的思想是能少去醫院就別去,醫療資源是非常珍貴的。因此,我也需要認真了解如何照顧自己身題,增強免疫力等等,相信這也會是個很務實的學習與實踐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fen5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